對n個元素的有序表A[i..n]進行順序查找,其成功查找的平均查找長度(即在查找表中找到指定關鍵碼的元素時,所進行比較的表中元素個數(shù)的期望值)為()。
A.n
B.(n+1)/2
C.log2n
D.n2
某醫(yī)院數(shù)據(jù)庫的部分關系模式為:科室(科室號,科室名,負責人,電話)、病患(病歷號,姓名,住址,聯(lián)系電話)和職工(職工號,職工姓名,科室號,住址,聯(lián)系電話)。假設每個科室有一位負責人和一部電話,每個科室有若干名職工,一名職工只屬于一個科室;一個醫(yī)生可以為多個病患看??;一個病患可以由多個醫(yī)生多次診治。
科室與職工的所屬聯(lián)系類型為 (1) ,病患與醫(yī)生的就診聯(lián)系類型為 (2)。對于就診聯(lián)系最合理的設計是 (3) ,就診關系的主鍵是 (4) 。
(1)A.1:1
B.1:n
C.n:1
D.n:m
(2)A.1:1
B.1:n
C.n:1
D.n:m
(3)A.就診(病歷號,職工號,就診情況)
B.就診(病歷號,職工姓名,就診情況)
C.就診(病歷號,職工號,就診時間,就診情況)
D.就診(病歷號,職工姓名,就診時間,就診情況)
(4)A.病歷號,職工號
B.病歷號,職工號,就診時間
C.病歷號,職工姓名
D.病歷號,職工姓名,就診時間
給定關系模式R<U,F(xiàn)>,U={A,B,C},F(xiàn)={AB→C,C→B}。關系R (1) ,且分別有 (2) 。
(1)A.只有1個候選關鍵字AC
B.只有1個候選關鍵字AB
C.有2個候選關鍵字AC和BC
D.有2個候選關鍵字AC和AB
(2)A.1個非主屬性和2個主屬性
B.2個非主屬性和1個主屬性
C.0個非主屬性和3個主屬性
D.3個非主屬性和0個主屬性
設下三角矩陣(上三角部分的元素值都為0)A[0..n,0..n]如下所示,將該三角矩陣的所有非零元素(即行下標不小于列下標的元素)按行優(yōu)先壓縮存儲在容量足夠大的數(shù)組M[]中(下標從1開始),則元素A[i,j](0≤i≤n,j≤i)存儲在數(shù)組M的()中。
A. A
B. B
C. C
D. D
在()中,任意一個結點的左、右子樹的高度之差的絕對值不超過1。
A.完全二叉樹
B.二叉排序樹
C.線索二叉樹
D.最優(yōu)二叉樹
設一個包含N個頂點、E條邊的簡單無向圖采用鄰接矩陣存儲結構(矩陣元素A[i][j]等于1/0分別表示頂點i與頂點j之間有/無邊),則該矩陣中的非零元素數(shù)目為()。
A.N
B.E
C.2E
D.N+E
對于關鍵字序列(26,25,72,38,8,18,59),采用散列函數(shù)H(Key)=Key mod 13構造散列表(哈希表)。若采用線性探測的開放定址法解決沖突(順序地探查可用存儲單元),則關鍵字59所在散列表中的地址為()。
A.6
B.7
C.8
D.9